滑縣是全國小麥生產第一大縣,號稱“豫北糧倉”,一年產糧超30億斤,夠全國人民吃一個星期,夠河南人民吃兩個月?;h何以連續28年糧食總產穩居全省第一?
5月15日,2020年小麥新品種鄭麥1860現場觀摩會在滑縣召開,與會人員在滑縣白道口鎮實地觀摩了河南省“四優四化”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小麥專項滑縣鄭麥1860示范基地。與會專家認為,滑縣在糧食生產上始終能夠保持領先的答案在于政府、在于土地、在于科技、在于農民,也在于總是率先大力推廣具有領先意義的優良品種。國審鄭麥1860,有望成為“豫北糧倉”新的增產動能。
鄭麥1860示范基地
現場驗收創高產
五月人倍忙,小麥覆隴黃。5 月15上午,滑縣白道口鎮張林莊鄭麥1860大面積示范基地,面對一望無際麥浪起伏的豐收景象,參加高產優質高效小麥新品種鄭麥1860現場觀摩會代表,紛紛為我省第一產糧大縣“田成方,林成網,渠相通,路相連,旱能澆,澇能排”的高標準糧田所震撼。
河南省農科院副院長衛文星現場講話
鄭麥1860觀摩會現場
滑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慧濤在歡迎辭中介紹,滑縣糧食種植面積300萬畝,總產158萬噸,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81萬畝,產量88.3萬噸,小麥產量居全國縣級第一位?;h重視先進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。由省農科院小麥所育成的鄭麥9023、鄭麥7698等優質小麥品種、研發的高效節本增效技術,為推動滑縣的小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。
參加觀摩會的與會領導專家
河南省“四優四化”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小麥專項滑縣鄭麥1860示范基地共8000多畝,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依托滑縣白馬坡種植農民合作社,重點推廣了面向農業新型主體的規?;N植技術,其中包括種子包衣、適期播種、適當增加氮肥并前氮后移、強筋小麥專用配方肥、春旱倒春寒減災、以赤霉病為主的一噴三防、早澆灌漿水、葉面追肥等優質小麥抗逆保優技術。
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首席專家、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、省農科院小麥所研究員許為鋼重點介紹了選育鄭麥1860“一突出三高效”特性。鄭麥1860高產性突出,畝穗數45萬~48萬穗,穗粒數37粒左右,千粒重50克以上,畝產潛力在800公斤以上。2019年省科技廳組織實打測產驗收,百畝方畝產達773.5公斤,千畝方畝產達733.7公斤。優質高效,適合中國大宗食品面條、餃子、饅頭等加工需求,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質量鑒評為優質面條品種;生產高效,經國家小麥良種聯合攻關氮磷利用效率特性鑒定,在同等條件下減肥20%,產量與正常施肥持平,高抗倒伏,高抗葉銹病,中抗條銹病和白粉病。加工高效,平均千粒重50克以上,種子加工成品率較一般品種高5%。平均容重大于820克/升,出粉率較一般品種高5%。
河南省農科院小麥所許為鋼研究員重點介紹鄭麥1860“一突出三高效”特性
觀摩現場,在省科技廳科技中心主任潘曉東主持下,省科技廳組織的小麥專家驗收組對鄭麥1860大面積示范方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。驗收組在示范方內隨機選取10個測產點,平均畝穗數47.2萬穗,平均穗粒數39.2個,千粒重按48.5克計算,該示范方理論產量每畝897.4公斤, 按八五折后,實際測產結果為每畝762.8公斤。
鄭麥1860千畝示范方測產現場
專家認真計算穗粒數
測產組專家正在認真測量
三產融合促發展
對于鄭麥1860的優異表現,省農科院副院長衛文星在現場講話中指出,鄭麥1860不僅將成為滑縣糧食增產新動能,而且一定會在全省糧食生產當中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,推動我省優質小麥產業可持續發展。他要求科研團隊進一步加強優質小麥品種的研發,提供更多的優質小麥品種適合不同類型區生產;注重良種良法配套、農機農藝融合,研制出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,為實現優質小麥綠色高效生產提供精準技術服務;加強科研院所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、龍頭企業的聯合,延伸優質小麥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、打造供應鏈;積極探索優質專用小麥三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,為實現鄉村振興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。
省農科院副院長衛文星在講話中鼓勵大家推廣優質小麥鄭麥1860
談到鄭麥1860在滑縣的表現,滑縣瑞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朝生滔滔不絕。公司在去年繁育鄭麥1860時發現,一畝地比一般品種多收100多公斤,農民按種子繁育銷售可多收入300元。當時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戶實打驗收,其中20畝鄭麥1860平均畝產726.5公斤,畝收入達1900元。當地種植戶侯國合、侯軍偉父子各種9畝地,同樣播種和管理,鄭麥1860每畝比另一新品種多收200多元。附近大劉營村的一個技術員,帶領村民看了鄭麥1860的表現以后,全村種植戶都開始種這個品種。
滑縣瑞豐種業董事長徐朝生向與會人員介紹鄭麥1860在當地的表現
今年公司繁育的8000多畝鄭麥1860,成方連片種植,得到了廣大種植戶的認可。由于品種先進、政府支持、企業歡迎、農戶喜歡,鄭麥1860必將迅速成為當地主導品種,迎來在滑縣乃至周邊縣市的大面積推廣。
晚播地里說豐年
隨后,與會代表又來到白道口鎮菜胡村觀摩鄭麥1860遲播全程機械化管理樣板田。據種植大戶、菜胡村村支部書記白學杰介紹,去年秋茬蔬菜收得晚,400余畝鄭麥1860到11月初才種上。目前400畝鄭麥1860長勢喜人,畝產估計在650公斤左右。
種地大戶白學杰介紹鄭麥1860耐遲播全程機械化樣板田情況
400余畝鄭麥1860耐遲播全程機械化樣板田
在談到鄭麥1860的抗性時,徐朝生介紹,4月9日,氣溫驟降,滑縣下了鵝毛大雪,但鄭麥1860沒遭受凍害,抗倒春寒能力特別強。事實證明,在孕穗期遭遇降雪降溫惡劣天氣條件下,該品種田間表現優異,抗倒春寒能力突出。
鄭麥1860是采用多種先進技術育成的小麥品種,其高產特性、優質特性、綜合抗病性、氮磷資源高效利用實現了良好的結合,節肥省藥,節本增效,深受廣大種植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青睞。
育種家許為鋼同與會代表親切交流
觀摩會現場
抖音現場直播
田間觀摩
省農科院領導、科技成果示范推廣處、小麥研究所,安陽市農科院,濮陽市農科院,商丘市職業技術學院,滑縣政府等有關單位領導專家,以及來自全省的種子企業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、種植專業合作社代表參加了現場觀摩活動。(文章摘自:今日頭條,媒體記者郭俊娟)
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