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,注意?。?!
往年,不少地方的小麥在4月下旬才抽齊穗。而今年,因為年前氣溫溫暖,抽穗足足提前了10天左右。如果未來幾天溫度迅速回升到25度以上,估計4月10~15號小麥就會抽齊穗并揚花。
這個時候要著重預防赤霉病了,因為它是典型的溫濕氣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,在抽穗揚花期很容易發生!
這不,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已經發布通知,說四五月份江淮、黃淮地區雨水偏多,可能會造成小麥赤霉病的大流行,建議大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!
一些省份,也早早發布赤霉病預警,比如河南駐馬店:
從上面的赤霉病預警中可以看到,今年小麥抽穗會提前,赤霉病的預防要及時關注。小麥一旦被赤霉病侵染,后期會出現白穗、枯穗,嚴重的話,全田小麥可能減產一半!
被赤霉病危害的小麥,主要表現以下癥狀:
為了避免小麥出現白穗、枯穗而造成減產現象,每天農資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具體省份,結合小麥生育階段,比往年提前幾天,合理進行赤霉病防控!
防治赤霉病,有4大關鍵點:
1.關注麥地揚花情況
防治赤霉病的關鍵點是“見花打藥”,所以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是預防控制小麥赤霉病的最佳時期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如果溫度合適(16-22度),抽穗的時候也會伴隨著揚花,這個時候,如果一畝地小麥出現1%-5%揚花現象,就可以打藥了。
另外,如果溫度比較低(低于15度),小麥就算已經齊穗,它的生長發育會比較慢,十天或半個月不揚花也是有可能的,但大家此時也可以去防治赤霉病了,因為赤霉病病菌可能已經侵染到麥穗上了。
2.及時關注天氣
小麥赤霉病是典型的溫濕氣候型病害,可防、可控、不可治,所以提前預防很重要。特別是在小麥抽穗揚花期,雨霧天氣多的時候,很容易發生赤霉??!
當全田小麥抽穗達到80%-90%的時候,如果有連續2天以上的陰雨,必須在下雨前一天(6-24小時內)打藥,或者遇到連續2天大霧天氣時,也要打藥預防,避免赤霉病大流行。
3.防治次數不能少
不少種植戶覺得,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防治一次赤霉病就行了,后期不用再防治了。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,單單防治一次赤霉病,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它。小麥赤霉病的預防藥劑要分情況打兩次。
一種情況是:
小麥抽穗期溫度很高沒有雨,可以在揚花盛期打第一次藥劑,第二次藥劑要等小麥揚完花,也就是灌漿初期打。因為赤霉病不僅會在揚花初期發生,在小麥灌漿前期可能還會發生。
另一種情況是:
小麥在揚花初期進行了第一次藥劑防治,那么過了7天,為了防治更徹底,需要進行第二遍藥劑的防治。
4.可使用防治藥劑
為了防治赤霉病的發生,建議使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氟唑菌酰羥胺、丙硫唑、咪鮮胺、丙硫菌唑等藥劑,以及這些藥劑的復配制劑,比如戊唑·咪鮮胺、戊唑·多菌靈、氰烯·戊唑醇等。
需要注意一點,戊唑醇防赤霉病效果比較好,但要注意用量,謹防藥害發生。
比如使用時溫度不低于20度左右,每畝地可以用43%的戊唑醇20-30克防治;如果溫度低于15度,或者更低,每畝地43%的戊唑醇使用量在10-15克之間,一旦超過用量,或者在強降溫前使用,很可能會造成藥害,甚至影響小麥開花授粉,造成抽穗困難、結實不良的現象。
掃一掃